西安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对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568号提案的复函
施韶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发挥国有企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领头羊”作用的建议》提案(第568号)收悉,感谢您对国资国企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我委收到提案后,立即安排有关处室认真学习、反复研究,您在提案里所阐述的观点和建议,符合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市国有企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发展现状,也与我委关于全市国有企业产业体系发展思路和部署高度契合,我们对提案的建议表示赞同,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突出核心功能,大力优化升级传统产业的建议
今年初,我委党委书记、主任刘三民在全市国资系统工作会上强调,“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实融合,布局新领域、新赛道,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委在推动全市国有企业优化升级传统产业的目标方向,与您所提“我市国有企业要以数字技术为核心持续提升高端化发展能力”的观点建议不谋而合。
在2021年底,我委邀请陕西省经济学会会长、西安邮电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张鸿教授,向各监管企业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以及委机关处级以上干部进行数字经济专题辅导,进一步加强市国资委系统对发展数字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切实以大数据引领创新驱动发展,全面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我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数字经济重要论述,落实中省市有关数字经济建设部署和要求,积极推进我委及我市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优化升级传统产业。2020年3月,我委率先在副省级城市中启动建设了“一网、两中心、三系统、18应用”西安智慧国资监管信息系统,与西安市13个区(县)、8个开发区国资监管机构及16户监管企业上下贯通,进一步实现展示、分析、决策的目的,不断建立标准规范的国资监管体系,构建市国资监管大格局,持续完善我市国资国企与央企、省企及国务院国资委、省国资委的“一盘棋”发展模式,有力促进国资监管从静态向动态、从分散向协同、从人工向智能的转变。
西安城投集团将主营业务深入融入数字经济建设,建成了智慧候车亭信息系统,智慧供气实现用户业务 100%线上办理,建设热力智慧供热平台,实现对换热站、热网关键点的全面监控,升级改造 83 个无人值守直管站,并以城市观光巴士、景区共享巴士为载体,精准实现“智慧引领旅游,智慧改变生活”的“互联网+交通+旅游”发展思路。陕鼓集团通过打造产品智能化、过程智能化与服务智能化,紧贴用户需求,不断深化数字化转型,上线全生命周期智能化远程故障服务监测系统和“1+2+N”服务智能化平台,由千余名技术专家形成了强大的全体系支持力量,线上监测、诊断、解决用户装置运行问题,智能化的“保姆式”工业服务支持。西城发集团先后与民营企业共同组建了云秦公司和云谷公司,依托集团的地理信息优势,打造地区数字产业投资运营服务商业龙头。市安居集团紧扣物业服务品质“高质量发展”及“数字化转型”,定制化开发以“安居小筑”为品牌的物业管理系统与收费管理系统,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在住户管理、报事报修、巡检管理、小程序管理、可视化大屏发力,推动安居集团在管保障性住房的全面数字化转型。西安纺控探索数字网络新营销模式,抖音店铺日销量达30万元,创历史新高,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7.4%。
今年,我委将持续做好西安数字集团组建,目前,数字集团组建方案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下一步,按照方案要求,加大与各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快推进集团组建和职能释放,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充分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产业促进作用,诚信政务服务模式,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更好的推动我市数字政府改革。
二、关于着眼重大需求,全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建议
支柱产业壮大和新兴产业发展,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也是我市深入实施“产业强市”战略的根本路径。我委连续多年将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纳入年度工作要点,2023年工作要点中指出要引导国有资本与社会资本向我市产业发展方向的重要行业、关键领域、新兴产业聚力聚合。今年的工作要点继续着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支持市属企业积极布局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项目给予3-5年培育期,持续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
在持续优化产业布局方面,我委以重组商贸物流集团、人才集团、农投集团为牵引,实施3组5户企业战略性重组,促进同类资源规集配置、“握拳发力”,进一步优化了人才、交通、农业等领域的国有资本配置,市轨道交通集团和省铁路集团合并组建陕西轨道交通集团,开辟城际-轨道交通联动发展新路径。新组建商贸物流集团、人才集团、农投集团等3个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完成了人才集团与人才市场公司、农投集团与西粮实业和嘉农实业等2组5家企业的重组整合。积极推进航投集团、数字西安集团、城建集团、体育集团组建,不断提质国有经济布局结构。
同时,引导和支持市属企业布局战略性赛道和高新技术产业,优化市属国有资本布局。西安工投集团紧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等“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及行业龙头,先后投资参股了西部超导、聚能高合、西部新锆、天力股份、赛隆金属、赛特金属等战略性新兴领域优势企业,投资金额5.3亿元,并向西飞民机出资2.5亿元,积极推进市政府布局的战略投资项目。西安航投成功发射“西安航投一号”卫星,成为全省首家发射卫星的企业,着力打造新型卫星产业创新中心,实现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整合,构建生产到试验到展示一体化服务。西安城投集团建成投运兼具加油、甲醇加注、充电三项业务功能‘三合一’超级充能站,积极推进建设“光储充”智能充电站项目、布局电池梯次利用及回收试点项目、充电桩检测项目等各项工作,深耕充电桩产业链。
持续提升创新能力方面,我委一直全力支持各企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持续将研发投入视同利润全部加回。去年,全市国有企业研发经费投入11.39亿元,同比增长31.4%,始终保持两位数增幅。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为西安航投公司遥感卫星星座、西安城投集团智慧供热平台搭建及技术研究等18个创新项目支持6977万元。西安航投公司年度新增知识产权126项,“秦岭小卫星星座”项目累计发射卫星13颗。西安城发集团长安先导产业创新中心起势见效,航空宇航智能制造实验室投入试运行,入驻7个科研团队、171名科研人员和33个研发项目,生命科学产业创新中心过渡园区挂牌运营,引入研发项目7个。陕鼓集团申报专利243件、获批发布标准73项,全球首套300MW级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装置核心机组正式交付,跃居“中国机械500 强”第41位,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名单、西安100强企业前10强。
今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将为全市16个科技创新项目支持1.4亿元,支持力度创历史之最,同时我委还将利用综改基金,重点布局未来产业、战新产业、支柱产业,年度投资不低于7亿元,拉动投资少于30亿元,持续释放国家级基金辐射带动价值,推动综改基金与长安先导产业创新中心、秦创原创促中心深度合作,在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投资落地一批重点项目,全力服务我市“双中心”建设。
三、关于坚持实体经济着力,超前部署未来产业的建议
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我国当前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构筑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我委积极支持引导市属企业前瞻性布局建设先导试验区,进一步汇聚高端科技资源,支撑区域创新高地建设。西城发集团长安先导中心重点聚焦航空航天、生命科学、数字经济、新能源新材料与智能制造四个方向,围绕深空深地、生命科学、量子信息、卫星互联网、生物芯片、类脑智能、未来能源、前沿新材料等未来科技、未来产业进行深度布局,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当前正全面推进实验平台及科研项目建设,阎良区长安先导航空宇航智能制造实验室高标准完成物理空间布局及实验室现场布展,首开实验室已投入试运行,西北工业大学3个双一流学科、7个科研团队、171名科研人员已入驻,浐灞国际港长安先导生命科学产业创新中心先行启动区目前已挂牌运营。
下一步,我委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发展国有经济的重要论述,围绕今年全市“八个新突破”重点工作,以新一轮国企改革提升行动为抓手,聚力推进全市国资国企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方面创新突破、狠抓落实,极发挥国有企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排头兵、先行者的作用。
感谢您对我市国资国企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也欢迎对我们的工作继续给予关注和监督!
西安市国资委
2024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