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西安市推动职能部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落实措施》相关要求,市住建局对2024年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认真进行了梳理总结,现将工作开展情况通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市住建局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三管三必须”原则,始终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贯穿到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全过程。成立了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住建领域生态环境质量保护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印发了《住建领域大气污染治理工作考核实施方案》,将在建项目及两类企业扬尘治理、新建建筑清洁取暖、装配式建筑、农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商混车清洁替代等9项工作任务一并纳入考核,以考核谋推动,以推动求落实,以落实促改善,全力保障全市生态环境持续好转。
二、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一)强化建筑施工扬尘管控。持续推进扬尘污染防治差异化管理,优化差异化管理分类标准和评审流程,进一步提升施工项目主动治尘积极性。截至2024年底,全市住建领域差异化管理A、B项目占比达70%。成立9个市级督导检查组,开展常态化督导检查,严抓“八方面加严管控40条措施”落实,严惩扬尘污染违法行为。2024年,累计检查工地(及两类企业)22849个次处罚项目387个,共计罚金1900.5万元。严格落实月度考核工作机制,全年累计约谈区县、开发区住建管理部门36个次。全年扬尘平台二、三级告警累计触发991次,相比2023年同期降幅达57%,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治理成效显著。
(二)推进商砼运输车辆清洁替代。编制了《西安市商混运输车辆清洁替代专项实施方案》,成立西安市商混车清洁替代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由市住建局总牵头,相关市级部门配合,各区县、开发区负责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全力推进商砼车清洁替代,持续鼓励企业推动绩效升级。2024年全市商混企业累计完成替代国五及以下排放标准商混运输车3434台,新增商混运输车1787台(新能源1036台,国六排放标准751台),完成三年(2023-2025)行动目标的84.5%,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全市36家预拌混凝土企业完成引领性企业申报,并成功在省生态环境厅官网进行公示。
(三)推动绿色建筑转型发展。落实建筑节能“月调度、季点评、年总评”督办机制,定期召开专题调度会和动态考核,点评工作推进情况。常态化对全市装配式建筑建设情况开展巡查检查,督促属地抓好建设项目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监管,并组织开展了第8次和第9次装配式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项目线上巡查工作。2024年,累计抽查检查装配式建筑项目35个,提出巡查意见40余条,施工图设计审查核查项目647个。竣工绿色建筑面积2846.14万平方米,占总竣工项目面积97.66%,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1255.46万平方米,占总开工项目面积38.47%,建设地热能供暖项目405万平方米。
(四)开展秦岭区域执法监督检查。积极参加市委秦保委、秦保局的联合检查,扎实推进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五乱”问题整治“回头看”,全年对沿山各区县开展明察暗访和联合检查共11次。严格执行省、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按照准入清单要求,强化施工许可审批管理和服务,常态化做好各沿山区县在施工许可审批过程中提出的政策问题解答工作,2024年度市住建局未审批过秦岭区域房地产开发项目。
三、下一步工作
(一)抓好施工扬尘治理。按照《西安市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7年)》要求,从严开展督导检查抓好“八个方面加严管控40条措施”落实。持续推进差异化管理,督促属地管理部门严格落实差异化管理等级动态调整,进一步提高施工扬尘治理标准化管理水平。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严格按照预警信息等级,做好应急响应期间的巡查检查,督促项目、企业落实好管控措施。
(二)做好建筑节能发展。积极鼓励新建建筑采用清洁取暖方式,大力培育示范项目,积极挖掘亮点项目,发挥示范带头作用,高质量完成地热能供暖、装配式建筑等年度任务指标。结合“三送四讲两互动”服务活动、建筑大讲堂等宣传活动,向各涉农区县开展农房节能改造宣传活动,鼓励农户自主开展农房节能改造工作,提升农房的居住舒适度。
(三)打好清洁替代收官战。落实《西安市商混运输车辆清洁替代专项实施方案》要求,坚决完成2025年商混运输车辆替代工作,积极开展商混运输车辆淘汰相关佐证资料收集,全面做好三年替代任务收尾工作。同时,按照中省发布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实施方案,加快商混运输车辆清洁替代奖补政策落地,积极争取使用中省资金对营运货车报废更新进行补贴。
(四)守好秦岭保护底线。加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关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学习贯彻,牢记“国之大者”,把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实际行动,进一步加大督导检查力度,指导沿山区县住建部门结合日常检查加强源头监控,通过随机检查、联合执法等方式,严肃查处未取得建筑施工许可证的建设工程项目,持续提升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当好秦岭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