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临近,考生要注意些什么?太紧张怎么办?

六月即将迎来中高考,不少考生甚至家长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情况,考试前出现这种现象很正常,无须过度担心。但过度的紧张、焦虑则不利于考生身心健康和考试正常发挥,需要调整好状态,确保发挥最佳水平。临近考试,考生应注意什么,怎样缓解过度焦虑、紧张情绪?

一、考前注意事项

1.规律作息,保证精力,避免熬夜。调整作息,逐步适应考试时间表,早睡早起,中午适当小憩(20—30分钟),避免午睡过长导致昏沉。避免熬夜,长期睡眠剥夺会损害大脑前额叶(负责理性思考和情绪调控),导致焦虑加剧、注意力下降,考生会感到越学越累、越累越慌。确保至少7—8小时的睡眠时间,充足的休息不仅有利于放松心情,更利于考试时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睡前可用热水泡脚或喝温牛奶助眠,避免使用电子产品。

2.适度运动。运动既有助于缓解紧张、焦虑感,释放压力,也能保持精力复习课业。每天可适度运动半小时左右为宜。

3.多沟通。考生在考前多与朋友、家人或老师沟通,获得情感支持。家长要保持冷静,营造轻松的家庭氛围,多用积极语言鼓励支持考生,如有异常及时干预。也可带考生到户外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4.做到饮食健康营养均衡及安全卫生。避免高盐、高糖、高脂饮食,避免喝影响考生休息的咖啡、浓茶等兴奋神经的饮品。可适当补充富含镁(如坚果)和维生素B(如全谷物)的食物。

二、缓解紧张焦虑小技巧

1.考生接纳情绪,积极的暗示。告诉自己:"适度紧张有助于集中注意力,我能应对。"避免灾难化思维(如"考不好就完了"),转而关注解决问题("我还有时间复习薄弱点")。

2.身体调节技巧:①深呼吸法:缓慢吸气4秒→屏息4秒→呼气6秒,重复几次。②肌肉放松:从脚趾到头部逐步收紧再放松肌肉群,缓解躯体紧张。③轻运动:散步、拉伸或瑜伽能释放内啡肽,缓解压力。

3.转移注意力:焦虑时暂停学习,听音乐或整理书桌,避免陷入消极循环。与家人朋友简短聊天,但避免过度讨论考试。

总之,保持稳定心态,一定能展现出自己最好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