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风政风热线 |临潼区:加快构筑“一体两翼”文旅发展新格局,持续擦亮文旅品牌

发布时间:2024-12-06 21:40 来源:西安新闻广播
嘉宾
张超 临潼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段明 临潼区文旅局局长
梁铮 公安临潼分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
杜应文 临潼区秦东陵文管所所长
胡胜利 临潼区文管中心主任
简介
今天《党风政风热线》——“聚力八个新突破”加快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转化发展上实现新突破。邀请临潼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张超,临潼区文旅局局长段明,公安临潼分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梁铮,临潼区秦东陵文管所所长杜应文,临潼区文管中心主任胡胜利做客直播间与大家交流。
文字实录

学思想,强党性

深入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聚焦民生领域群众关心的事

不断提升人民群众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天《党风政风热线》——“聚力八个新突破”加快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转化发展上实现新突破。邀请临潼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张超,临潼区文旅局局长段明,公安临潼分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梁铮,临潼区秦东陵文管所所长杜应文,临潼区文管中心主任胡胜利做客直播间与大家交流。

临潼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张超介绍说:

临潼区深入践行“文旅立区、文旅兴区”战略,全力打造中华文化会客厅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通过高质量的服务保障和常态化的旅游市场秩序整治,成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同时,临潼区还成功举办了多项文旅活动和赛事,提升了临潼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文创产品和文博技术产品的获奖也为临潼的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文旅融合方面,临潼区成立了文化旅游演艺、博物馆等联盟协会,推出了多条精品旅游线路,并联合地铁等交通方式开展暑运活动,进一步激发了文旅产业的活力。下一步,临潼区将继续加快构筑“一体两翼”文旅发展新格局,持续擦亮文旅品牌,促进文旅消费扩容提质,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临潼区还将努力为游客打造更加优质的旅游环境,让游客在临潼度过放心、安心、舒心、贴心、暖心的美好时光。

活化利用,守护文化瑰宝

临潼区文旅局局长段明就临潼区开展文物保护等工作进行介绍:

临潼区文旅局通过构建区、街、村三级文物保护网络,签订多份文物安全责任书,并建立了文物安全联席会议制度和文物审查委员会,有效推动了文物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临潼区还积极配合考古发掘等项目建设,开展全区文物普查工作,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丰富文物资源。为确保文物安全,临潼区常态化开展安全专项督查整治,并联合公安部门严厉打击文物犯罪,取得了显著成效。此外,临潼区文旅局还注重文物活化利用,联合办展、成立分馆,推动馆藏文物资源转化为文化发展动能。同时,开展研学游和文创研发展示,让文化遗产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严厉打击文物犯罪

公安临潼分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梁铮就如何打击文物犯罪进行介绍:

今年以来,临潼分局已成功侦办多起文物犯罪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收缴国家三级文物3组5件及一般文物近170件。临潼分局成立了文化遗产保护专班,加强部门联动,形成联防联控机制,同时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在执法办案过程中,临潼分局坚持依法办案,加强对文物犯罪的预防工作,并协调文物保护领域的专业人才,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有力支持。下一步,临潼分局将继续深入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更大贡献。

文物保护与利用同频共振

临潼区秦东陵文管所所长杜应文介绍:

为切实做好秦东陵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临潼区文旅局与资规部门积极联动,完成了秦东陵一号陵园古墓葬考古发掘区域130亩土地的征用和临时用地手续办理,并编制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目前,秦东陵一号陵园大墓考古大棚建设已基本完工,周边临时围墙和排水设施也已修建完成。考古发掘工作正在按计划进行,建设保护方舱后,将进行椁室清理工作。同时,为配合考古发掘工作,相关部门还申报了秦东陵一号大墓周边环境整治项目和一号陵园ZM1发掘保护方舱项目,两个项目立项均已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

文物宣传与保护双管齐下

临潼区文管中心主任胡胜利介绍:

临潼区文物局通过指导鸿门宴博物馆、华清宫等完成有声博物馆建设,开展“双百校”“博物馆五进”等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大博物馆公众教育力度。同时,利用节日契机策划形式多样的文物保护宣传活动,营造文物保护良好氛围。在积极申报文保项目方面,临潼区先后完成了多个文物保护项目,包括:临潼区博物馆消防设施提升、西安事变旧址修缮等。同时,还向省文物局申报并获批了多项文物保护项目立项,如西段遗址北侧保护修缮工程等。此外,临潼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卡项目也备受关注,成功入选市委宣传部评选的“西安市群众最喜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项目”。

问题回复

听众李女士拨打节目热线电话咨询:临潼区除了兵马俑、华清池,还有啥值得转一转的地方?我对博物馆类的景点比较感兴趣。

临潼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张超回复:据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显示,临潼区拥有不可移动文物点487处,其中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多种类型。此外,临潼区还馆藏可移动文物数量达18323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就有60件/套。在博物馆建设方面,目前临潼区共有9家专题门类博物馆,其中一级博物馆1家,三级博物馆1家,国有博物馆8家,行业博物馆2家,民办博物馆1家,形成了门类丰富、国有馆与民办馆共同发展的博物馆体系。这些文物和博物馆不仅是临潼区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广大市民和游客了解历史、感受文化的重要场所。

听众霍先生拨打节目热线电话建议:临潼区文物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建议临潼区可以通过新媒体渠道,结合线下文化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临潼区的文化旅游资源,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临潼区文旅局局长段明回复:临潼区文旅发展格局以“一体两翼”为核心,涵盖骊山、华清宫、昭应古城、姜寨遗址、1936年修缮的老火车站及渭河等多元文化旅游资源。其中,老火车站的整体建设已纳入全国试点,周边正进行全面规划,未来将以更新原貌迎接游客。下一步,我们也将加强对临潼区文化旅游这一块的宣传推介,让更多的人了解临潼知道临潼。

听众张先生拨打节目热线电话咨询临潼区文物展览都有哪些呢?

临潼区文管中心主任胡胜利回复:我区举办的特色展览主要有7月25日正式开馆试运营的临潼区博物馆秦代文物鉴赏中心,中心分为上下两层,共350平方米,一楼展示秦代珍贵文物,包括鎏金翼虎、鎏金铜凤凰等28件文物,观众可近距离接触“1号兵马俑”,并了解其背后的故事。二楼设置不同功能的体验专区,就是为了打造综合性的秦文化学习展示与互动场馆。此外,临潼区博物馆文物外展也取得了显著成果,自2013年以来,先后参加各类展览8次,直接和间接参观观众超过千万人次,创收约50余万元,为加强业务交流、推动学术研究提供了动能,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收听音频内容请点击→临潼区:加快构筑“一体两翼”文旅发展新格局,持续擦亮文旅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