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铁网络不断完善
时序更替梦想前行,华章日新奋进正当时。
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全市人民砥砺奋进的五年,是我市发展改革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① 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
——地区生产总值迈上万亿元大台阶,年均增长6.4%。
——财政总收入超过1800亿元,较2016年增长63%。
——在册各类市场主体达到269万户,是2016年的3.6倍。
——培育形成10户产值过百亿元工业企业,建成电子信息、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达到6700亿元,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一。
——新增上市企业27家、总数达到89家。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7000家,是2016年的4.6倍。
② 城市能级实现标志性跃升
——获批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常住人口1300万,城镇化率达到79.5%。
——“米”字形高铁网基本成型,“四主一辅”铁路客运站布局加速形成。
——地铁开通里程达到259公里、在建里程163公里,分别是2016年的2.8倍和1.4倍。
——全面代管西咸新区,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取得重要突破。
——推动关中平原城市群协调机构实体化、工作机制长效化,成立文化旅游合作联盟,首批29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区域协同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
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港口功能区
③ 改革开放实现关键性突破
——政府职能深刻转变,法治政府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成果丰硕,自贸试验区发展势头良好,“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全面启动。
——获批建设陆港型、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长安号开行超过11000列,国际航线通达全球37个国家和地区,获批第五航权。
——进出口总值是2016年的2.4倍。
——当选世界城地组织联合主席城市,国际友好城市达到37个。
——入选改革开放40年经济发展最成功40个城市。
环山路绿道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
④ 生态环境实现根本性好转
——深刻汲取秦岭违建事件教训,秦岭保护长效机制基本建立,生态修复取得重要进展。
——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1年空气优良天数较2016年增加73天。
——护城河改造、幸福林带等重大生态工程建成开放。
——主要河流全部消除劣V类,治理恢复生态水面1.54万亩,荣获“国家节水型城市”称号。
——建成投运各类垃圾处理厂9座,彻底关闭江村沟垃圾填埋场,主城区生活垃圾实现“零填埋”。
鲜活海鲜走上百姓日常餐桌
⑤ 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整体性提高
——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3%和9.2%。
——新建、改扩建学校665个,新增学位52.6万个;医疗卫生机构新增床位2.3万张。
——完成2008个老旧小区和599条背街小巷改造,打通断头路144条,建设美丽村庄581个,城乡人居环境大幅改善。
——建成博物馆42座、总数达到159座,新增5A级景区2家、总数达到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达到4家、居全国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