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亮眼振奋人心 举措务实目标提气
市人大代表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连日来,参加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的代表们立足自身工作实际,认真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大家一致表示,报告从立意到文风、从目标到举措,突出真切务实,是一个催人奋进、凝聚力量的好报告。成就鼓舞人心,蓝图催人奋进,大家将聚焦“六个打造”奋斗目标和2023年全市八个方面重点工作,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力量。

成绩亮眼:高质量发展“裂变释能”

“在极不平凡的一年里,我们交出了这么多亮眼成绩单,这么多的‘国字号’荣誉,让代表们感到骄傲,充满自信。”市人大代表、西安北方光电科技防务有限公司装备研发中心主任设计师曹晓玲在报告上圈出了一组组数据: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1486.51亿元、增长4.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9%,两项增速均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5%,高于全国5.4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二;闪存芯片、单晶组件市场占有率排名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占全国份额14.1%,位居全国第一;新增上市企业12家,总数达到100家……

“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工作作了周密安排,未来的谋划也贴合实际、意义深远!”曹晓玲说,“报告提出要发挥秦创原平台效应,高标准制定‘双中心’建设实施方案,推动光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领域实验室参与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倍感振奋,将抢抓机遇,聚焦新材料、光电子信息等领域,大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为西安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市人大代表、西北工业大学校党委委员李学龙代表长期在科教一线工作,他说,“报告中科技建设成效方面内容令我倍感振奋,我们将按照推动创新资源集聚、培育创新主体的要求,努力打造西安新科技名片和制高点,让西安的创新顶天立地。”

举措暖心:补短板打基础利长远

“报告体现了新理念、新目标、新发展的鲜明导向,站位高、务实效、聚民心。”市人大代表、碑林区东关社区党委书记李欣是一名社区工作者,她表示,去年我市在电网攻坚、道路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等民生工程方面投入很大,这些都是补短板、打基础、利长远的举措。报告中提到要“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积极推进三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养老服务设施运营和管理水平”,这对她来说感受十分深刻。“我们将按照推动社区适老化改造要求,做好基层养老服务,让居家养老、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成为解决社区老人基本养老的舒适模式,提升社区老年群体的幸福感、归属感和安全感。”

市人大代表、通用环球中铁西安医院党委书记梁晓霞说,“报告提出要建设高水平健康西安,大力推动三级医院帮扶支援或托管区县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紧密型医联体,这些都是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好事,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要立足岗位更加努力工作,更好守护群众的生命健康。”

目标提气:用高标尺走向大舞台

自加压力,不断突破。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吹响‘北跨’发展‘集结号’”“上市企业新增20家”等目标,让代表们感到很提气、很振奋。

“报告中特别提到要加快转变特大城市发展方式,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品质,要求加快6条在建地铁项目建设,新开通3条线路,运营总里程突破300公里。”市人大代表、陕西轨道交通集团党委书记宋扬表示,轨道交通的高标尺运营、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轨道交通集团将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加快建设进度、抓紧落实任务,确保能够按时运营达效,实现多网融合发展,让市民群众能够享受到高品质的出行体验,通过便利的轨道交通助力城市走向更大舞台。加快启动地铁线路延伸的前期研究,加速推进北跨发展的轨道交通项目建设,为打造西安下一个万亿级经济体量贡献力量,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迈出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