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症状感染者为何增多?更多问题听听专家解答→

目前,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我们仍然要做好自身防护,守护好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10混1”阳性后应该怎么做?

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期间

共同居住人也需要居家隔离吗?

针对网友关心的热点问题相关专家进行了解答

得知“10混1”初筛阳性后该怎么做?

专家这样说: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介绍,工作人员发现“10混1”初筛阳性后,要立即通知相关人员落实就地隔离管理,并配合上门核酸检测。所有混管阳性人员需采集鼻咽拭子标本进行复核,如果复核结果均为阴性,要立即对相关管控人员解除管控;如果核酸结果发现有阳性,要及时将相关阳性感染者进行隔离观察或救治,同时要进行风险研判,对判定的密接人员进行追踪管理。

被通知“10混1”初筛阳性的人员,首先不要恐慌,要做好个人防护。如果在家中,尽量选择待在相对独立的空间,同时尽量避免与家里人接触,等待相关人员上门进行采样复核。

密切接触者在居家隔离期间,共同居住人要怎么做?

常昭瑞表示居家隔离人员的家人及其陪护人也要采取居家隔离管理的相关措施:

居家隔离管理期间要严格不外出,拒绝一切探访。如果遇到需要就医等特殊必须外出的情况,一定要经过社区同意并做好防护,专人专车落实闭环管理。

共同居住人应尽量避免去隔离人员居住的房间,避免共用卫生间和生活用品。如果要与居家隔离人员进行直接接触或处理其污染物,一定要做好防护,及时对双手进行消毒或清洁。

有基础性疾病、老年群体等重症高风险人群,尽量不要作为居家隔离人员的看护人。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个人应该如何做好健康管理?

疫情期间去医院就诊需要注意什么?

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个人应该如何做好健康管理?

关于做好个人健康管理,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副主任杨汀表示:

对于普通人群,要做到勤洗手、外出时戴好口罩、常通风、不聚集。均衡营养,适当休息,合理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

冬季是流感等呼吸道病毒高发季节,建议老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儿童等在医生指导下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和新冠肺炎疫苗。

慢性基础疾病患者要按照医嘱坚持用药,不要擅自停药,防止疾病的急性加重。在气温骤降等恶劣天气时,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尽量减少外出。

如果出现发热、咽痛、咳嗽等不适,一定不要带病上班,要做好健康监测,不要乱用抗生素,也不鼓励囤药。如果遇到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儿童等高危人群出现持续高烧不退、呼吸困难、厌食、精神萎靡不振等情况,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疾病加重。

疫情期间去医院就诊,需要注意什么?

杨汀介绍:疫情期间居民去医院就诊要注意以下几点

在本轮疫情中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明显增多,且占比较高无症状感染者为何增多?

一起来看无症状感染者为何增多?

专家最新解读

老年人该如何防疫?面对奥密克戎“张大爷”该怎么办?

一起来看

一图科普

老年人疫苗接种与科学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