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陕西省人民政府
无障碍 长者专版 ENGLISH 한국어 繁 登录 退出 注册
  • 首页
  • 新闻
  • 公开
  • 服务
  • 互动
  • 市情
  • 数据
  • 专题
新闻 公开 服务 互动 市情 数据 专题
搜索
首页 / 市情 / 城市概况 / 建置沿革
城市概况
  • 市情简介
  • 建置沿革
  • 行政区划
  • 人口状况
  • 民族宗教
  • 自然地理
  • 友好城市
  • 城市荣誉
  • 区县概况
  • 城市专栏
建置沿革
建置沿革
发布时间:2025-04-30 10:08 来源:市地方志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保存

西安古称长安,位于中国内陆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平原,是中华民族和古老东方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早在100 万年前,蓝田直立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7000 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先民在这里生活并出现城垣的雏形。西安有3100 多年建城史和1100 多年国都史,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13 个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又为赤眉、绿林、大齐(黄巢)、大顺(李自成)等农民起义政权都城。自西汉起,西安就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重要城市。古老“丝绸之路”就是以长安为起点,西至古罗马。西安是闻名世界的历史名城,与世界著名的罗马、雅典、开罗等古城齐名,也是中国六大古都中建都历史最长的一个,长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之名称始于明代。元至元九年(1272),元世祖封三子忙哥剌(la,音“腊”)为安西王,镇守此地,改京兆府为安西路。元皇庆元年(1312),改安西路为奉元路。明洪武二年(1369),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府城遂称西安,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五代以后,西安一直是地方行政机关——州、郡、府、路、省和长安、咸宁两县的治所。清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爆发后,西安是全国最早响应革命的省会城市之一。民国十六年(1927)11 月25 日,陕西省政府议决设立西安市。民国十九年(1930)11月8 日,陕西省政府撤销西安市建制,辖区复归长安县。民国二十一年(1932)3 月5 日,国民政府决定以长安为陪都,定名西京,并拟成立西京市,后因故未能成立,西京筹备亦随之终止。民国三十三年(1944)9 月1 日,西安市重新设立为省辖市。民国三十六年(1947)8 月1 日,西安市升格为行政院直辖市,为当时全国12个院辖市之一。

民国二十五年(1936)12月12日,“西安事变”之后,设在西安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驻陕办事处,为延安革命根据地输送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和军需物资。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邓小平、叶剑英等都曾在此领导过革命斗争。1949 年5 月20 日西安解放后,西安曾是中央西北局和西北军政委员会(旋改行政委员会)所在地,先后为陕甘宁边区所辖市和中央人民政府直辖市;1954 年6 月改为省辖市;1984 年10 月被国务院列为计划单列市;1992 年被批准为内陆开放城市;1994 年被批准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和副省级城市;2018 年被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西安以厚重的历史底蕴、强大的科技实力、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和日益成熟的城市服务体系,成为中国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及辐射北方中西部地区的金融、科技、教育、旅游、商贸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西安市设12 个区,其中城区8 个、郊区4个,城区未设立街道行政建制,郊区下设有19 个乡。1954 年调整行政区划,将12 个区和部分新划入的乡镇合并调整为9 个区,定名为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长乐区、雁塔区、阿房区、未央区、草滩区、灞桥区。1957年4月撤销长乐、未央两区建制,市辖区减为7 个。1958 年11 月将长安、蓝田、临潼、鄠县划归西安市。1960 年撤销莲湖、碑林、新城区建制。1961年8月将蓝田、临潼、鄠县划出。1962 年恢复新城、碑林、莲湖区建制。1965年撤销灞桥、雁塔、阿房、未央区建制,辖地合并为一个郊区,市辖区减为4 个。1966 年6 月,将临潼县所属阎良镇划归西安市组建为阎良区,将咸阳市(县级市)划归西安市。1966 年11 月,新城、碑林、莲湖、阎良区分别更名为东风、向阳、红卫、东红区,1972 年恢复原名。1971 年11 月,经国务院批准,又将咸阳市划出。1980 年3 月,撤销西安市郊区,恢复灞桥、未央、雁塔区建制。1983 年10 月,经国务院批准,将渭南地区所属蓝田、临潼县和咸阳地区所属户县、周至县(1964 年9 月10 日,省人委报国务院批准,将鄠县改为户县,盩厔改为周至)、高陵县划归西安市,西安市共辖新城、碑林、莲湖、灞桥、未央、雁塔、阎良7 区,长安、蓝田、临潼、周至、户县、高陵6 县。1997 年8 月5 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临潼县,设立临潼区。2002 年6 月2 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长安县,设立长安区后,西安市共辖9 区4 县。2014 年12 月13 日,《国务院关于同意陕西省调整西安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公布;2015 年8 月4 日,高陵“撤县设区”,并正式挂牌,从此结束2365 年的县制历史。2016 年12 月23 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陕西省调整西安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6〕188 号),陕西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同意西安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同意撤销户县,设立西安市鄠邑区,西安市行政区划由10区3 县变为11 区2 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建置沿革
建置沿革
发布时间:2025-04-30 10:08 来源:市地方志

西安古称长安,位于中国内陆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平原,是中华民族和古老东方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早在100 万年前,蓝田直立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7000 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先民在这里生活并出现城垣的雏形。西安有3100 多年建城史和1100 多年国都史,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13 个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又为赤眉、绿林、大齐(黄巢)、大顺(李自成)等农民起义政权都城。自西汉起,西安就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重要城市。古老“丝绸之路”就是以长安为起点,西至古罗马。西安是闻名世界的历史名城,与世界著名的罗马、雅典、开罗等古城齐名,也是中国六大古都中建都历史最长的一个,长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之名称始于明代。元至元九年(1272),元世祖封三子忙哥剌(la,音“腊”)为安西王,镇守此地,改京兆府为安西路。元皇庆元年(1312),改安西路为奉元路。明洪武二年(1369),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府城遂称西安,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五代以后,西安一直是地方行政机关——州、郡、府、路、省和长安、咸宁两县的治所。清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爆发后,西安是全国最早响应革命的省会城市之一。民国十六年(1927)11 月25 日,陕西省政府议决设立西安市。民国十九年(1930)11月8 日,陕西省政府撤销西安市建制,辖区复归长安县。民国二十一年(1932)3 月5 日,国民政府决定以长安为陪都,定名西京,并拟成立西京市,后因故未能成立,西京筹备亦随之终止。民国三十三年(1944)9 月1 日,西安市重新设立为省辖市。民国三十六年(1947)8 月1 日,西安市升格为行政院直辖市,为当时全国12个院辖市之一。

民国二十五年(1936)12月12日,“西安事变”之后,设在西安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驻陕办事处,为延安革命根据地输送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和军需物资。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邓小平、叶剑英等都曾在此领导过革命斗争。1949 年5 月20 日西安解放后,西安曾是中央西北局和西北军政委员会(旋改行政委员会)所在地,先后为陕甘宁边区所辖市和中央人民政府直辖市;1954 年6 月改为省辖市;1984 年10 月被国务院列为计划单列市;1992 年被批准为内陆开放城市;1994 年被批准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和副省级城市;2018 年被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西安以厚重的历史底蕴、强大的科技实力、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和日益成熟的城市服务体系,成为中国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及辐射北方中西部地区的金融、科技、教育、旅游、商贸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西安市设12 个区,其中城区8 个、郊区4个,城区未设立街道行政建制,郊区下设有19 个乡。1954 年调整行政区划,将12 个区和部分新划入的乡镇合并调整为9 个区,定名为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长乐区、雁塔区、阿房区、未央区、草滩区、灞桥区。1957年4月撤销长乐、未央两区建制,市辖区减为7 个。1958 年11 月将长安、蓝田、临潼、鄠县划归西安市。1960 年撤销莲湖、碑林、新城区建制。1961年8月将蓝田、临潼、鄠县划出。1962 年恢复新城、碑林、莲湖区建制。1965年撤销灞桥、雁塔、阿房、未央区建制,辖地合并为一个郊区,市辖区减为4 个。1966 年6 月,将临潼县所属阎良镇划归西安市组建为阎良区,将咸阳市(县级市)划归西安市。1966 年11 月,新城、碑林、莲湖、阎良区分别更名为东风、向阳、红卫、东红区,1972 年恢复原名。1971 年11 月,经国务院批准,又将咸阳市划出。1980 年3 月,撤销西安市郊区,恢复灞桥、未央、雁塔区建制。1983 年10 月,经国务院批准,将渭南地区所属蓝田、临潼县和咸阳地区所属户县、周至县(1964 年9 月10 日,省人委报国务院批准,将鄠县改为户县,盩厔改为周至)、高陵县划归西安市,西安市共辖新城、碑林、莲湖、灞桥、未央、雁塔、阎良7 区,长安、蓝田、临潼、周至、户县、高陵6 县。1997 年8 月5 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临潼县,设立临潼区。2002 年6 月2 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长安县,设立长安区后,西安市共辖9 区4 县。2014 年12 月13 日,《国务院关于同意陕西省调整西安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公布;2015 年8 月4 日,高陵“撤县设区”,并正式挂牌,从此结束2365 年的县制历史。2016 年12 月23 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陕西省调整西安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6〕188 号),陕西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同意西安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同意撤销户县,设立西安市鄠邑区,西安市行政区划由10区3 县变为11 区2 县。

加载中!
到底啦!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支持IPV6

网站标识码:6101000007 陕ICP备2024054100号 陕公网安备 61011202000087号

本站支持IPV6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网站标识码:6101000007 陕ICP备2024054100号 陕公网安备 61011202000087号